【锦书难托什么意思】“锦书难托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情感上的无奈与思念。它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书信传递的重视,寓意着美好的书信难以送达,象征着情意深重却无法传达的遗憾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锦书难托 |
拼音 | jǐn shū nán tuō |
出处 | 无确切出处,常见于诗词或文学作品中 |
含义 | 形容美好的书信或深情的话语难以送达,表达一种无法传递的思念或无奈之情 |
用法 | 多用于抒发情感,如爱情、友情、亲情等 |
近义词 | 难以言表、情深难寄 |
反义词 | 有口无心、言传身教 |
二、词语解析
- 锦书:原指用彩色丝线绣制的书信,后泛指优美的书信或情书。
- 难托:难以托付、难以传达。
合起来,“锦书难托”意为:即使写下了最真挚、最美的书信,也难以真正传达给对方,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爱情中:
“她写了好多封信,却始终没有勇气寄出,真是锦书难托。”
2. 友情中:
“我们多年未见,心中有千言万语,却只能感叹锦书难托。”
3. 思乡情怀:
“远离家乡的人,常常感慨锦书难托,只能将思念寄托在梦里。”
四、文化背景
“锦书”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诗词中,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无题》:“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”虽未直接使用“锦书”,但其意境与“锦书难托”相近。古人因交通不便,书信往来极为珍贵,因此“锦书”成为情感传递的重要媒介,而“难托”则反映了现实中沟通的困难与情感的曲折。
五、结语
“锦书难托”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,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。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面对离别、思念时的细腻与深情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通讯方式便捷,但“锦书难托”的情感依然存在,提醒我们在表达爱与思念时,要更加用心、真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