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带月荷锄归出自哪里】“带月荷锄归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文句子,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。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。
一、出处分析
“带月荷锄归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。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作,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
原诗如下:
> 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> 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> 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> 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其中,“带月荷锄归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天黑时仍扛着锄头回家的情景,表现了他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。
二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句子 | 带月荷锄归 |
出处 |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 |
作者 | 陶渊明(东晋) |
朝代 | 东晋 |
诗句原文 | 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 |
释义 | 清晨起来除草,傍晚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|
诗歌主题 |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 |
文化意义 | 展现古代农耕文化的诗意与宁静,体现道家思想中的自然和谐 |
三、结语
“带月荷锄归”不仅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经典之句,也成为后世文人表达归隐情怀的重要意象。它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、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,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