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刚经原文具体原文是什么】《金刚经》全称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,属于般若部的重要经典。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“空性”与“无住”的智慧,强调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,不应执着于任何事物。此经在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,被广泛诵读和研究。
一、总结
《金刚经》是一部以对话形式展开的佛经,内容主要围绕佛陀与弟子须菩提问答展开,讲述如何通过智慧破除执念,达到解脱。其核心思想是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即不执着于任何事物,但又不失慈悲与智慧。
以下是《金刚经》的主要章节及其简要
章节 | 标题 | 内容简述 |
第一章 | 法会因由 | 说明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 |
第二章 | 善现启请 | 须菩提向佛陀请教如何修持般若智慧 |
第三章 | 大乘正宗 | 佛陀开示般若智慧的真谛,强调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 |
第四章 | 妙行无住 | 讲述修行者应不执着于功德与果位 |
第五章 | 如理实见 | 强调一切法皆不可得,应观诸法如幻 |
第六章 | 正信希有 | 说明能信受此经的人极为稀有 |
第七章 | 无得无说 | 指出佛法不可用言语表达,亦不可执着 |
第八章 | 非相非非相 | 强调不应执着于“空”或“有” |
第九章 | 一相无相 | 讲述一切法本无自性,不应分别 |
第十章 | 庄严净土 | 说明佛土庄严,但不应执着于外相 |
第十一章 | 无为福胜 | 强调无为功德远胜有为功德 |
第十二章 | 尊重正教 | 说明应当尊重佛法,不轻视他人 |
第十三章 | 离色离相 | 强调不应执着于色、声、香、味等外相 |
第十四章 | 道体无名 | 说明佛法不可用语言定义 |
第十五章 | 化无所化 | 说明佛法虽广度众生,但无一众生可度 |
第十六章 | 法界通化 | 强调佛法无边,应普度一切众生 |
第十七章 | 无断无灭 | 说明佛法不增不减,常住不灭 |
第十八章 | 不受不贪 | 强调修行者应不贪求、不执着 |
第十九章 | 依法出生 | 说明佛法是成就一切的根本 |
第二十章 | 离尽诸相 | 强调应远离一切执著与妄想 |
第二十一章 | 境界无住 | 说明一切境界皆如梦幻,不应执着 |
第二十二章 | 无为无相 | 强调修行应无为无相,自然成就 |
第二十三章 | 佛说偈颂 | 佛陀以偈颂总结般若智慧 |
第二十四章 | 能净业障 | 说明修持般若可消除业障 |
第二十五章 | 持经功德 | 说明持诵此经的殊胜功德 |
第二十六章 | 一切贤圣 | 说明一切圣人皆依般若而成道 |
第二十七章 | 知见不生 | 强调一切知见皆不可执着 |
第二十八章 | 不应住色 | 说明不应执着于色相 |
第二十九章 | 信心不逆 | 说明应坚定信心,不违背佛法 |
第三十章 | 如法久住 | 说明佛法应长久流传,利益众生 |
二、结语
《金刚经》虽篇幅不长,但内容深奥,蕴含丰富的佛教哲理。它不仅是修行者必读的经典,也是理解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依据。通过阅读和领悟《金刚经》,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执念,获得内心的自在与解脱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金刚经》的具体文句,建议查阅权威版本,如鸠摩罗什译本或玄奘译本,以便更准确地学习和修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