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气连枝用法】“同气连枝”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兄弟姐妹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。该词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兄弟之亲,同气连枝。”意指兄弟如同同一棵树上的枝条,彼此相连、相互依存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同气连枝”多用于表达亲情、团结和互助的精神。
以下是对“同气连枝”这一成语的用法总结:
一、基本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同气连枝 |
拼音 | tóng qì lián zhī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释义 | 形容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密切,如同同一条树干上生长的枝条,互相联系、互相支持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或团队合作中的紧密联系 |
二、常见用法及例句
用法类型 | 说明 | 例句 |
描述亲情 | 用于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关系 | 他们虽分隔两地,但始终同气连枝,心系彼此。 |
表达团结 | 用于形容团队或群体内部的协作与默契 | 公司上下同气连枝,共同应对困难。 |
文学修辞 | 在诗歌或文章中增强情感表达 | 家乡的亲人如同气连枝,无论多远都牵动心弦。 |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注意事项 | 说明 |
适用范围 | 主要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 |
情感色彩 | 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,适合表达深厚的家庭情感或团队精神 |
避免误用 | 不宜用于非亲属关系或陌生人之间的描述,否则可能显得不恰当 |
四、与其他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同气连枝”的区别 |
手足情深 | 强调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 | 更侧重于情感深度,而“同气连枝”更强调联系与依存 |
一脉相承 | 指文化、技艺等的传承 | 强调传承关系,而非直接的血缘或亲情 |
相濡以沫 | 比喻在困境中互相帮助 | 更强调患难时的支持,而非日常的亲密关系 |
五、总结
“同气连枝”作为中文中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承载着传统家庭观念,也常被用来表达现代人对亲情、友情和团队精神的重视。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过度引申或误用。在写作中适当运用此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,使文字更具温度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