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秦穆公亡马文言文翻译】《秦穆公亡马》是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,讲述了秦穆公在一次狩猎时丢失了一匹马,后来发现这匹马被一群百姓所食。但秦穆公并未责罚他们,反而以德报怨,最终赢得了百姓的忠诚与爱戴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儒家“以德服人”的思想,也展现了古代君主的宽厚胸怀。
一、原文节选
>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吾有骏马,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然吾不能得而致之。”
> 伯乐对曰:“臣之弟子有九方皋者,其相马,不观其外,而观其内;不取其形,而取其神。”
> 穆公曰:“可。”
> 九方皋相之,曰:“得之矣,其马色黑而足白。”
> 穆公曰:“是也。”
> 九方皋曰:“此马虽色黑足白,然其性暴,不可用。”
> 穆公曰:“然则何以知之?”
> 九方皋曰:“臣见其心,未见其形。”
> 穆公悦,遂以马赐之。
(注:此处为《秦穆公亡马》的简化版本,实际原文略有不同,主要讲述秦穆公因失马而宽容百姓的故事。)
二、译文总结
原文 | 译文 |
秦穆公亡马 |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马 |
其马甚善 | 这匹马非常优良 |
民间多得之 | 百姓中有很多人得到了它 |
或食其肉 | 有人吃了它的肉 |
穆公怒 | 秦穆公感到愤怒 |
欲杀之 | 想要杀了这些人 |
伯乐曰 | 伯乐说 |
君不诛也 | 君主不应该惩罚他们 |
夫食骏马之肉而不伤君子之心者 | 吃了良马的肉却不会伤害君子的心意 |
可以为忠矣 | 可以算是忠诚了 |
且夫君子之于兽也 | 君子对待野兽 |
不以小过弃大功 | 不因为小过错而放弃大功劳 |
今杀之 | 如果现在杀了他们 |
是弃大功而养小过也 | 就是抛弃大功而助长小过 |
三、
《秦穆公亡马》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,通过秦穆公面对失去良马后的反应,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明君的智慧与仁德。他没有因一时之怒而惩罚百姓,而是选择理解与宽容,最终赢得了民心。这种“以德报怨”的精神,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四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出处 | 《韩非子·五蠹》 |
主角 | 秦穆公 |
故事核心 | 宽容待人、以德报怨 |
主题思想 | 君主应以德治国,宽恕他人 |
结果 | 百姓感恩,国家安定 |
现实意义 | 鼓励人们以善良和包容面对冲突 |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君主的治理智慧,也从中汲取了做人处世的道理。秦穆公的行为,值得后人深思与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