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蝇营狗苟什么意思】“蝇营狗苟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行为卑劣、趋炎附势、为了私利不择手段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、见利忘义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蝇营 | 比喻像苍蝇一样到处乱飞、追逐利益,形容人贪图小利、投机取巧。 |
狗苟 | 比喻像狗一样苟且偷生,形容人没有原则、只顾眼前利益。 |
整体意思是:像苍蝇一样四处奔忙,像狗一样无原则地讨好别人,形容人品低劣、行为不端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荣枯咫尺异,谗口三寸舌。……蝇营狗苟,挤牙嚼舌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形容某些人的行为不正当、缺乏操守。 |
例句 | 他为了升官发财,整天蝇营狗苟,毫无底线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奸诈狡猾、趋炎附势、阿谀奉承、见利忘义 |
反义词 | 正直无私、光明磊落、廉洁奉公、坚守原则 |
四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说明 |
批评他人 | 用于指责某人行为不端、道德低下。 |
文学作品 | 常用于小说、散文中描写人物性格或社会现象。 |
日常交流 |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,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表达。 |
五、总结
“蝇营狗苟”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,形容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、行为卑劣。它源于古代文学,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操守、趋炎附势的人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过度夸张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蝇营狗苟”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