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敝帚自珍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】“敝帚自珍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非常珍惜,即使这些东西并不值钱或并不完美。下面将从读音、意思、出处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敝帚自珍”出自《汉书·张敞传》,原意是指自己家的破扫帚也视若珍宝,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爱惜,不愿轻易舍弃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对自身拥有的物品、作品或观点的偏爱与执着,有时也带有自我欣赏、不接受他人意见的意味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敝帚自珍”既可以表示一种积极的珍惜态度,也可以带有一点固执己见的负面色彩,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。
二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敝帚自珍 |
拼音 | bì zhǒu zì zhēn |
出处 | 《汉书·张敞传》 |
原意 | 自己的破扫帚也当作珍宝来珍惜,比喻对自身的东西极为爱惜 |
现代引申义 | 对自己的作品、观点、物品等非常珍惜,甚至有些固执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,常用于描述人对自身事物的态度 |
褒贬色彩 | 中性偏褒,但有时可含轻微贬义(如过于坚持己见) |
近义词 | 珍视、爱惜、自恃、自重 |
反义词 | 视若无睹、弃之不顾、漠不关心 |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虽然作品并不完美,但他总是敝帚自珍,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2. 这本旧书对他来说意义非凡,他一直敝帚自珍地收藏着。
四、结语
“敝帚自珍”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传统、珍惜旧物的文化心理,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身成果时的复杂心态。在日常生活中,适度的“敝帚自珍”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,但过度则可能成为沟通与进步的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