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资讯 > 甄选问答 >

后汉书赵憙传翻译注释解析

2025-09-20 22:36:37

问题描述:

后汉书赵憙传翻译注释解析希望能解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22:36:37

后汉书赵憙传翻译注释解析】一、文章总结

《后汉书·赵憙传》是《后汉书》中记载东汉名臣赵憙生平事迹的一篇传记。赵憙,字伯阳,南阳宛人,以忠直正派、清廉公正著称,历任多个重要官职,深受朝廷和百姓敬重。本文通过其生平经历,展现了他在仕途中的忠诚与智慧,以及在处理政务时的果断与仁德。

赵憙的为人处世体现了儒家思想中“仁政”与“礼治”的精神,他不仅在朝中敢于直言进谏,还善于体恤民情,在地方任职时也表现出极强的治理能力。他的事迹对后世士人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古代官员楷模之一。

二、翻译与注释解析

原文 翻译 注释
赵憙,字伯阳,南阳宛人。 赵憙,字伯阳,是南阳宛县人。 “赵憙”为人物姓名,“字伯阳”为表字,“南阳宛”为地名,说明其籍贯。
少有节操,年未弱冠,而乡里咸称其贤。 年轻时就有气节和操守,不到二十岁,乡里人都称赞他贤德。 “弱冠”指二十岁左右;“乡里”指家乡的人;“贤”表示品德高尚。
举孝廉,除郎中,迁怀令。 被举荐为孝廉,任命为郎中,后升任怀县县令。 “孝廉”是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;“除”意为任命;“迁”意为升职。
在职三年,政化大行,百姓安之。 在任三年,政教大行,百姓安居乐业。 “政化”指政治教化;“大行”意为广泛推行;“安之”指百姓安定。
时天下多事,权臣擅命,憙独守正不阿。 当时天下多事,权臣专权,赵憙却坚守正道,不阿谀奉承。 “权臣”指掌权的大臣;“擅命”指擅自做主;“守正”意为坚持正道。
上疏言事,切直无隐。 上奏章言事,言辞恳切直接,毫无隐瞒。 “上疏”指向皇帝上书;“切直”指言辞恳切、直率。
帝嘉其忠,拜为尚书。 皇帝赞赏他的忠诚,任命他为尚书。 “嘉”意为赞赏;“拜”意为任命;“尚书”是中央官职。
恤孤寡,赈贫乏,人皆感其恩。 体恤孤儿寡母,赈济贫穷之人,人们都感激他的恩德。 “恤”意为抚恤;“赈”意为救济;“感其恩”表示感激。
及卒,百姓哭之,如丧父母。 他去世后,百姓悲痛,如同失去父母一般。 表现了赵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。

三、解析与评价

赵憙一生秉持正直、廉洁、仁爱的原则,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任职,都能做到尽职尽责、关心百姓。他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理想中的“君子”形象,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观。

从历史角度来看,赵憙的传记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记录,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。他的事迹激励了后世无数士人追求正义与道德,也为研究东汉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
四、结语

《后汉书·赵憙传》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历史文献,通过对赵憙生平的描述,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格与政治智慧。其内容真实可信,语言简练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。阅读此文,不仅可以了解赵憙的生平,也能从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