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资讯 > 甄选问答 >

肥硗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27 06:33:37

问题描述:

肥硗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有没有人在啊?求不沉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7 06:33:37

肥硗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肥硗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,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。它由“肥”与“硗”两个字组成,分别代表不同的土地性质,合起来用来形容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。以下是对“肥硗”一词的详细解释。

一、词语含义总结

词语 含义 说明
土地肥沃,适合农作物生长 指土壤富含养分,适宜耕种
土地贫瘠,难以耕种 指土壤干燥、坚硬、缺乏养分
肥硗 表示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之分 常用于描述不同地区或地块的土壤状况

二、来源与出处

“肥硗”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典籍,尤其在《尚书》《诗经》等经典文献中有所记载。其使用多与农业、地理、政治相关,反映了古人对土地资源的重视。

- 《尚书·禹贡》:提到“厥土惟白壤,厥田惟上上,厥赋惟上上,厥贡惟厥篚”。其中虽未直接出现“肥硗”,但已涉及土地质量的分类。

- 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彼有不获稚,此有不敛穧。”意指有的地方收成好,有的地方收成差,间接表达了“肥硗”的概念。

- 《汉书·食货志》:提到“地有肥硗,民有勤惰”,进一步明确“肥硗”作为土地性质的用法。

三、现代应用与理解

在现代汉语中,“肥硗”一词较少被使用,但在学术研究、古文阅读或文学分析中仍有一定价值。它不仅用于描述土地状况,也可引申为对资源分配、社会发展的隐喻。

例如,在讨论区域发展差异时,有人会借用“肥硗”来比喻某些地区资源丰富,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。

四、结语

“肥硗”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具体意义的词汇,主要用来区分土地的肥沃与贫瘠。它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,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总结。虽然现代生活中较少使用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注: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,基于传统文献与语言学知识,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,确保信息准确、表达自然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