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诰命什么意思】“诰命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,常见于历史文献、古籍和影视作品中。它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,但主要与朝廷的正式文书或封赏有关。以下是对“诰命”一词的详细解释。
一、
“诰命”是古代中国皇帝颁发的一种正式文书,主要用于对官员、贵族或有功之臣进行封赏、表彰或任命。其内容通常具有权威性、正式性和礼仪性。在明清时期,“诰命”也常用于对女性的封号,尤其是对皇室或高官的妻子、母亲等的封赠。
此外,“诰命”也可以指代一种文体,即“诰文”,是皇帝发布的诏令之一,具有法律效力和政治意义。
二、表格形式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名称 | 诰命 |
拼音 | gào mìng |
词性 | 名词/动词(多为名词) |
来源 | 古代汉语,源于周代 |
基本含义 | 1. 古代皇帝颁发的正式文书 2. 对官员、贵族的封赏或任命 3. 用于对女性的封号(如诰命夫人) |
使用时期 | 周代至明清 |
相关概念 | 诰文、敕命、封爵、赐予 |
常见用途 | 官员晋升、表彰功绩、封赠亲属 |
文化意义 | 体现皇权、等级制度、礼制规范 |
现代用法 | 多见于历史研究、文学作品、影视剧中 |
三、结语
“诰命”作为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术语,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,也体现了皇权的权威性。了解“诰命”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