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输翻译及原文】《公输》是《墨子》一书中的重要篇章,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与鲁国工匠公输盘(即鲁班)之间的一段对话和较量。文章通过生动的叙述,展现了墨子为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而进行的外交与军事策略,体现了墨子“兼爱”“非攻”的思想。
以下是对《公输》一文的原文、翻译及
一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。 | 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了云梯这种攻城器械,完成后,准备用来进攻宋国。 |
子墨子闻之,起于鲁,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,见公输盘。 | 墨子听说这件事后,从鲁国出发,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都城郢,去见公输盘。 |
公输盘曰:“吾义不杀人。” | 公输盘说:“我讲道义,不会杀人。” |
子墨子曰:“然胡不已乎?” | 墨子问:“那么为什么不停止呢?” |
公输盘曰:“不可,吾既已言之王矣。” | 公输盘说:“不行,我已经向楚王说了。” |
子墨子见王,曰:“今有人于此,舍其文轩,邻有敝舆,而欲窃之;舍其锦绣,邻有短褐,而欲窃之;舍其粱肉,邻有糟糠,而欲窃之。此为何若人?” | 墨子拜见楚王,说:“现在有一个人,放弃自己的华丽车子,却想偷邻居的破车;放弃自己的绸缎衣服,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裳;放弃自己的美食佳肴,却想偷邻居的糟糠。这是什么人呢?” |
王曰:“必为有窃疾矣。” | 楚王说:“这一定是患有偷窃病。” |
子墨子曰:“荆之地方五千里,宋之地方五百里,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;荆有云梦之大,鱼鳖鼋鼍之多,宋无雉兔鲋鱼,此犹粱肉之与糟糠也;荆有巨松、文梓、楩、楠、豫章,宋无相似者,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。今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父之毛,而欲以攻宋,此犹窃疾也。” | 墨子说:“楚国的土地有五千里,宋国只有五百里,这就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相比;楚国有云梦泽,鱼鳖鼋鼍非常多,宋国却没有这些,这就像美食和糟糠相比;楚国有高大的松树、梓树、楩木、楠木、樟树,宋国没有类似的树木,这就像锦绣和粗布相比。现在凭借您的力量,连父亲的毛发都不能伤害,却要用来攻打宋国,这就像患了偷窃病一样。” |
王曰:“善哉!吾请无攻宋。” | 楚王说:“好啊!我不再攻打宋国了。” |
二、
《公输》一文通过墨子与公输盘、楚王之间的对话,展示了墨子的智慧与辩才。他巧妙地运用类比,指出楚国攻打宋国就如同一个有偷窃癖的人,虽有丰富的资源却贪图小利,最终导致道德和理性的丧失。
文章不仅体现了墨子“非攻”的思想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反思。墨子并非一味反对战争,而是主张正义之战,反对无端侵略。他通过逻辑推理和道德劝导,成功说服楚王停止对宋国的攻击,展现了儒家与墨家在政治与伦理上的不同立场。
此外,《公输》语言简洁明快,结构清晰,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三、结语
《公输》不仅是《墨子》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,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。它通过具体事例,传达了墨子“兼爱”“非攻”的核心理念,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士人通过智慧和辩论影响国家决策的能力。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应追求和平与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