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敏而好学的而的意思】在汉语中,“而”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,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。在成语“敏而好学”中,“而”字起到了连接前后词语的作用,是学习古文时需要重点理解的部分。
一、
“敏而好学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聪慧且勤奋好学,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,因此可以称他为有“文”德的人。
其中,“敏”指聪明、敏捷;“好学”指喜欢学习;“而”在这里是一个连词,起到连接“敏”与“好学”的作用,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。
“而”的常见用法包括:
- 表示并列:如“学而时习之”
- 表示转折:如“学而不思则罔”
- 表示承接:如“择其善者而从之”
但在“敏而好学”中,“而”更倾向于表示一种顺承或递进的关系,即“既聪明又勤奋好学”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字词 | 含义 | 在句中的作用 | 用法类型 | 示例 |
敏 | 聪明、敏捷 | 形容人的智力或反应 | 形容词 | 敏于事 |
而 | 连接词 | 连接“敏”与“好学”,表示并列或递进 | 连词 | 敏而好学 |
好学 | 喜欢学习 | 描述人的学习态度 | 动词短语 | 好学不倦 |
三、小结
“敏而好学”中的“而”字,主要起到连接前后成分的作用,使句子结构更紧凑,表达更流畅。了解“而”的不同用法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语言逻辑。在日常学习中,掌握这类虚词的用法,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