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晏子论社鼠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晏子论社鼠》是《晏子春秋》中的一篇寓言故事,通过晏子与齐景公的对话,阐述了“社鼠”这一比喻的含义。文中“社鼠”指的是那些在朝廷中依仗权势、为非作歹却难以被惩治的人,他们如同藏在社庙中的老鼠,既破坏社稷,又难以被清除。
晏子以“社鼠”为喻,劝谏齐景公要明察是非、善用贤才,避免让奸佞之人占据高位,危害国家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体现了晏子作为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晏子侍于景公,公曰:“今有社鼠,其害甚于盗贼,何以除之?” | 晏子陪侍在齐景公身边,景公说:“现在有社鼠,它的危害比盗贼还要严重,怎么才能除掉它呢?” |
晏子对曰:“君之左右,有若社鼠者,不诛则乱政,诛之则失贤。” | 晏子回答说:“您身边的臣子中,有像社鼠一样的人,不杀就会扰乱朝政,杀了又会失去贤能之士。” |
公曰:“然则奈何?” | 景公问:“那该怎么办呢?” |
晏子曰:“使贤者居上,不肖者居下,则社鼠无所容矣。” | 晏子说:“让贤能的人处在高位,不贤的人处在低位,那么社鼠就无处容身了。” |
公曰:“善。” | 景公说:“好。” |
三、总结
《晏子论社鼠》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寓言,通过“社鼠”的比喻,揭示了权力结构中“贤者与不肖者”之间的关系。晏子强调,只有任用贤才、贬斥小人,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。这篇文章不仅反映了古代政治智慧,也为现代组织管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:用人之道,关乎国运兴衰。
如需进一步分析晏子的政治思想或与其他典籍的对比,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