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五夜望月赏析】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古代中秋题材诗歌中的佳作。
一、
《十五夜望月》通过描写中秋夜的明月和周围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。诗中“今夜月明人尽望”一句,写出了人们在中秋之夜仰望明月的情景,而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则将思绪引向远方,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。
整首诗以景写情,情景交融,既展现了中秋夜的静谧之美,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。
二、赏析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王建(唐代) |
诗题 | 十五夜望月 |
体裁 | 七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中秋之夜,诗人因远离家乡,借月抒怀 |
诗句原文 | 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 |
关键词 | 月、秋思、望、家 |
意象分析 | - 月亮:象征团圆、思念 - 秋思:表达离愁别绪 - 望:表现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|
艺术特色 | - 情景交融,含蓄隽永 - 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 - 以问句结尾,引发读者共鸣 |
情感表达 | 思念家乡、孤独寂寥 |
文学价值 | 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,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情感价值 |
三、结语
《十五夜望月》虽篇幅短小,却蕴含深厚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验。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诗的优美风格,也反映了古人对亲情、乡愁的重视,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