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河远上白云间全诗】《黄河远上白云间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,全诗为:
> 黄河远上白云间,
> 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> 羌笛何须怨杨柳,
> 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,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感慨。
一、诗歌
《黄河远上白云间》是一首五言绝句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。全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阔、孤城的险峻以及边塞的荒凉,展现了边地的苍茫与艰苦。后两句则借“羌笛”与“杨柳”的意象,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哀愁的情绪,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察。
二、诗歌结构分析(表格)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作者 | 王之涣(唐代著名诗人)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首句 | 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——描绘黄河奔流至天际的壮丽景象 |
次句 | “一片孤城万仞山”——展现边塞孤城与高耸山峦的对比 |
转句 | “羌笛何须怨杨柳”——借羌笛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不满 |
合句 | 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——点明边塞环境恶劣,连春风也无法抵达 |
主题 | 边塞风光、将士思乡、边地苦寒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|
风格 | 沉郁悲壮,意境开阔,语言凝练 |
三、诗歌赏析要点
1. 意象丰富:诗中运用了“黄河”、“白云”、“孤城”、“万仞山”、“羌笛”、“杨柳”、“春风”等意象,营造出浓厚的边塞氛围。
2. 情感深沉:虽然没有直接写战事,但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,间接传达出对边疆将士艰辛生活的同情。
3. 语言简练:四句诗共20字,却包含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层次,体现了唐诗的高度艺术成就。
四、拓展思考
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边塞风景画,也反映了唐代边疆政策下的社会现实。玉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,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。而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,更象征着边塞与中原之间的隔阂与距离。
结语
《黄河远上白云间》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。它不仅展示了王之涣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