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成语故步自封的成语典故】“故步自封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固守旧有的做法或观念,不思进取、拒绝接受新事物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义,但在历史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背景和典故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成语 | 故步自封 |
| 拼音 | gù bù zì fēng |
| 含义 | 比喻安于现状,不求进步,拘泥于旧有方式,不接受新的思想或方法。 |
| 出处 | 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夫贤者之为人臣也,……故步自封。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改变、墨守成规的人。 |
二、成语典故
“故步自封”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《汉书·王褒传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夫贤者之为人臣也,……故步自封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一个贤能的人在做臣子时,不会像那些庸人一样固守旧有的做法,而是会不断追求进步。而“故步自封”则被用来形容那些只知守旧、不肯进步的人。
不过,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,“故步自封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停滞不前,缺乏创新精神。
三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| 场景 | 例句 |
| 工作场合 | 他总是坚持老办法,真是故步自封,无法适应新环境。 |
| 教育领域 | 学校不能只教老知识,否则学生会变得故步自封。 |
| 个人成长 | 一个人如果故步自封,就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就。 |
四、成语延伸与近义词/反义词
| 类别 | 内容 |
| 近义词 | 墨守成规、因循守旧、固步自封 |
| 反义词 | 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、与时俱进 |
五、总结
“故步自封”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旧有习惯的依赖,更反映出一种保守、不思进取的态度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,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。因此,我们应当避免“故步自封”,勇于接受新事物、新思想,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典故,欢迎继续提问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