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处暑的诗句谚语有哪些描写处暑的古诗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标志着炎热的夏季逐渐转凉,天气开始变得凉爽宜人。古人对自然的变化十分敏感,因此在诗词和谚语中留下了大量描写处暑的佳句。以下是对相关诗句、谚语及古诗的整理与总结。
一、处暑相关的诗句
| 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简要解析 |
| 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” | 《七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》 | 陆游 | 描写处暑时节暑气渐退,凉风初起的景象。 |
| “夜来微雨洗芳尘,公子归来重锦茵。” | 《处暑》 | 赵友钦 | 表达处暑时节雨后空气清新,景色宜人。 |
| “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” | 《新秋》 | 刘禹锡 | 强调处暑之后的秋季是最宜人的季节。 |
| 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。” | 《处暑》 | 吴藕汀 | 形容处暑后的凉爽如金般珍贵。 |
| 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” | 谚语 | —— | 虽非直接描写处暑,但反映了处暑前后农事活动的特点。 |
二、处暑相关的谚语
| 谚语 | 内容 | 说明 |
| “处暑落了雨,秋天多一季。” | 处暑时节如果下雨,预示着秋季会更长。 | 反映古人对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的观察。 |
| “处暑不种田,秋收一场空。” | 处暑过后不适合播种,错过时机则收成不佳。 | 强调农时的重要性。 |
| “处暑有雨,谷子满仓。” | 处暑期间如有降雨,象征粮食丰收。 | 体现农耕文化中的自然预测。 |
| “处暑晴,一冬晴;处暑雨,一冬雨。” | 处暑天气晴朗或下雨,预示冬季气候。 | 古人通过节气判断未来天气。 |
| “处暑三场雨,遍地是黄金。” | 处暑期间若有多场降雨,意味着丰收有望。 | 农业社会对雨水的重视。 |
三、描写处暑的古诗精选
| 诗名 | 作者 | 内容节选 | 诗句特点 |
| 《处暑》 | 赵友钦 | 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” | 清新自然,描绘处暑天气变化。 |
| 《处暑》 | 吴藕汀 | 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。” | 感叹处暑后清凉的宝贵。 |
| 《秋日》 | 杜甫 | “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” | 虽非专写处暑,但描写秋季初临的景致。 |
| 《秋兴八首》(其七) | 杜甫 | “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” | 秋意渐浓,暗含处暑之后的气候变化。 |
| 《秋词》 | 刘禹锡 | 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” | 表达对秋天的喜爱,与处暑节气相呼应。 |
四、总结
处暑作为夏秋交替的重要节点,不仅在农事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,也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。从诗句到谚语,无不体现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诗意表达。无论是“离离暑云散”的清新,还是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”的感慨,都让人感受到处暑时节的独特魅力。
通过这些诗句与谚语,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人对处暑的理解,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