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资讯 > 甄选问答 >

用面目全非造句

2025-08-30 08:29:05

问题描述:

用面目全非造句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30 08:29:05

用面目全非造句】“面目全非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意思是事物的外表或本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变得与原来完全不同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在经历某种变化后,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。以下是对“面目全非”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例句的总结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词语 面目全非
拼音 miàn mù quán fēi
释义 形容事物的外表或本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变得与原来完全不同。
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今吾子之言,如风过耳,不入于心,是谓面目全非。”
用法 多用于描述事物、景象、人或情况的变化,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。
近义词 改头换面、焕然一新、物是人非
反义词 一如既往、原封不动、老样子

二、造句示例

例句 说明
经历了一场大火后,这座古老的寺庙已经面目全非。 表示建筑物因灾害而严重受损,外观发生巨大变化。
他多年未见,如今已是面目全非,几乎认不出来。 描述一个人外貌或气质发生显著变化。
这个小镇经过城市化改造后,早已面目全非,不再是以前的模样。 强调社会变迁带来的环境变化。
原本整洁的房间被孩子弄得面目全非,连书桌都找不到了。 描述物品被破坏或混乱的状态。
那部电影改编得面目全非,完全失去了原著的风格。 表示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特色。
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
1. 语境适配:该词多用于描述负面或剧烈变化的情况,较少用于正面变化(如“焕然一新”更合适)。

2. 情感色彩: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,可能包含惋惜、惊讶或不满等情绪。

3. 搭配对象:可搭配“建筑”“人物”“环境”“作品”等具体对象,增强表达效果。

四、总结

“面目全非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语境,尤其适合描写事物或人的显著变化。通过合理运用,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和贴切。在写作中,适当使用此类成语能够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原创内容,避免AI生成痕迹,符合中文表达习惯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