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白做过官吗什么官】李白,唐代著名诗人,被誉为“诗仙”,他的诗歌豪放飘逸、意境深远,深受后人喜爱。然而,关于他是否做过官、担任过什么官职的问题,许多人并不清楚。本文将从历史记载出发,总结李白的仕途经历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李白是否做过官?
根据《新唐书》《旧唐书》等正史记载,李白确实曾在朝廷中任职,但其仕途并不长久,且多为短暂的官职。他虽有志于辅佐朝廷、建功立业,但因性格豪放不羁、不愿受世俗束缚,最终并未在官场长期发展。
二、李白担任过的官职
1. 供奉翰林(公元742年—744年)
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李白被召入长安,担任“供奉翰林”,主要负责为皇帝撰写诗文、陪侍皇帝游赏。这是他唯一一次正式进入朝廷任职的经历。但他在翰林院的时间不长,仅两年左右便因权贵排挤而离开。
2. 左拾遗(未实际任职)
在安史之乱期间,李白曾投奔永王李璘,被任命为“左拾遗”。但这一职位并未实际履行,因为永王后来起兵反叛,李白也因此被牵连,最终被流放。
3. 其他临时职务
李白一生多次参与地方事务,如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,但这些多为临时性职务,并非正式官职。
三、总结
虽然李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“高官厚禄”者,但他确实在朝廷中担任过一定的官职,尤其是“供奉翰林”这段经历,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官方身份。然而,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,最终选择远离官场,投身山水诗酒之间。
四、表格:李白曾任官职一览
官职名称 | 时间 | 说明 |
供奉翰林 | 公元742年—744年 | 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,任期较短 |
左拾遗 | 未实际任职 | 投奔永王时被任命,后因战事牵连 |
临时职务 | 多次参与 | 协助地方官员,非正式官职 |
五、结语
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,虽短暂涉足官场,但并未真正融入其中。他的才华与个性决定了他更适合成为一位诗人而非官僚。他的诗篇流传千古,而他的仕途则成为后人研究唐代文人命运的一个重要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