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行其是的意思】“大行其是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做法、观点或政策被广泛推行并被认为是正确的。这个成语带有褒义色彩,但有时也隐含着对某些现象的批评,尤其是在该做法可能并不恰当的情况下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
| 大行其是 | dà xíng qí shì | 指某种做法、主张或制度被广泛推行,并被认为正确或合理。 | 常用于书面语,多用于描述社会、政治、经济等领域中的普遍现象。 |
二、来源与演变
“大行其是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,原文为:“大行其是,不以礼节。”意思是:推行这种做法,而不顾及礼仪。后来,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表示“被广泛接受和实行”的意思,不再局限于批评的语境,更多用于中性或褒义的表达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政治领域 | 这项政策在政府内部大行其是,得到了广泛支持。 |
| 经济领域 | 高科技产业在近年来大行其是,成为投资热点。 |
| 社会文化 | 网络语言在年轻人中大行其是,影响了传统语言习惯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大行其道、盛行一时、风靡一时 |
| 反义词 | 不以为然、不被认可、少有人问津 |
五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语义混淆:有些人将“大行其是”与“大行其道”混为一谈,实际上两者含义相近,但“大行其道”更强调“被广泛采用”,而“大行其是”更侧重于“被认为是正确的”。
2. 语境限制:该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3. 情感色彩:虽然可以中性使用,但在特定语境下也可能带有讽刺意味,需根据上下文判断。
六、总结
“大行其是”是一个具有丰富语义和应用场景的成语,既可用于正面评价,也可用于间接批评。理解其含义时,应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误用。掌握其用法,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