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带绿字的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“绿”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成语中,但确实有一些包含“绿”字的成语,它们大多与自然、颜色或情感有关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“绿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。
一、总结
带“绿”字的成语相对较少,但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。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色、情绪状态或某种特定的意境。以下是部分常见带“绿”字的成语及其释义:
| 成语 | 释义 | 出处/来源 |
| 绿肥红瘦 | 形容春末夏初花叶凋零的景象 | 宋·李清照《如梦令》 |
| 绿意盎然 | 形容绿色植物茂盛、充满生机 | 现代常用 |
| 绿草如茵 | 形容草地柔软而茂密 | 现代常用 |
| 绿树成荫 | 树木枝叶茂密,形成阴凉的地方 | 现代常用 |
| 青山绿水 | 指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 | 古诗词常用 |
| 绿衣黄里 | 原指古代官员服饰,后比喻内外不一致 | 《诗经》 |
| 绿林好汉 | 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压迫的英雄人物 | 古代小说常用 |
| 绿鬓朱颜 | 形容年轻女子容貌美丽 | 古代文学常用 |
二、详细说明
1. 绿肥红瘦
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,原句为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意思是春天即将过去,花儿凋谢,叶子变得茂盛。现在多用来形容春末夏初的景象。
2. 绿意盎然
这是一个现代常用的成语,形容绿色植物繁茂、充满生机,常用于描写春天或自然景观。
3. 绿草如茵
描述草地柔软、茂密,像地毯一样,常用于描绘优美自然风光。
4. 绿树成荫
表示树木枝叶繁茂,形成浓密的树荫,常用于描写夏日的树下环境。
5. 青山绿水
是一个常见的自然景观描写词语,强调山水之间的和谐美,常用于诗歌和散文中。
6. 绿衣黄里
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绿衣》,原指古代官员的服装,后来引申为外表与内在不一致,或者外强中干的意思。
7. 绿林好汉
指的是聚集在山林中的英雄人物,常带有反叛或侠义色彩,常见于古代小说和民间传说中。
8. 绿鬓朱颜
形容年轻女子容颜美丽,头发乌黑,脸色红润,多用于古典文学作品中。
三、结语
虽然带“绿”字的成语数量不多,但每一个都富有画面感和文化内涵。在日常生活中,合理运用这些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。如果你对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出处感兴趣,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