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铤而走险什么意思】“铤而走险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意思是:在无路可走的时候,采取冒险的行动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临困境或危险时,不得不冒险一搏的情形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铤而走险 |
| 拼音 | tǐng ér zǒu xiǎn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 |
| 基本含义 | 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,采取冒险的行动 |
| 使用场景 | 描述人在绝境中做出的冒险行为 |
| 近义词 | 赴汤蹈火、孤注一掷、背水一战 |
| 反义词 | 稳扎稳打、按部就班、谨慎行事 |
二、详细解析
“铤而走险”中的“铤”原意是快跑的样子,引申为急迫;“走险”则是指走上险路。整体意思就是:在紧急情况下,被迫选择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被逼到极限时,为了生存或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采取的高风险行为。例如:
- 一个商人资金链断裂,为了维持生意,不得不向高利贷借钱。
- 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落后,为了翻盘选择冒险进攻。
这些情况都可以用“铤而走险”来形容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语境要求:该成语适用于描述人在压力下做出的非理性或高风险决策,不能随意用于日常小事。
2. 情感色彩:带有一定无奈和悲壮的意味,通常不用于正面评价。
3. 搭配使用: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四、例句参考
1. 他因欠债累累,最终铤而走险,选择了抢劫。
2. 在比赛关键时刻,他铤而走险,尝试了一次高难度动作。
3. 公司濒临破产,老板决定铤而走险,进行一次大规模投资。
五、总结
“铤而走险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画面感的成语,用来表达人在绝境中被迫冒险的心理状态。虽然它带有一定的风险性,但在某些情况下,也是一种求生或突破的手段。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