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耳提面命什么意思】“耳提面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长辈或上级对晚辈或下属的叮嘱、教导非常细致、认真,甚至到了反复强调的地步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重视程度,也反映了被叮嘱者的受教态度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成语 | 耳提面命 | 
| 拼音 | ěr tí miàn mìng | 
| 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匪我言耄,尔用忧谑。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……匪我言耄,尔用忧谑。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”后世引申为“耳提面命”。 | 
| 释义 | 指当面教导,反复叮嘱,形容教导非常认真、细致。 | 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长辈对晚辈、老师对学生、领导对下属等场合。 | 
| 近义词 | 诲人不倦、苦口婆心、谆谆教诲 | 
| 反义词 | 置若罔闻、漠不关心、敷衍了事 | 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 
| 家庭教育 | 父亲常常耳提面命地提醒我做人要诚实守信。 | 
| 学校教学 | 老师耳提面命地讲解这道题,生怕我们听不懂。 | 
| 工作指导 | 领导耳提面命地交代任务细节,确保不出差错。 | 
三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为贬义:有些人误以为“耳提面命”是带有责备意味的,其实它更多是中性偏褒义,强调的是教导的认真和细致。
2. 混淆近义词:如“耳提面命”与“耳濡目染”不同,“耳濡目染”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,而非直接的叮嘱。
四、总结
“耳提面命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表达了对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,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、长幼有序的价值观。在日常交流中,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,但也要注意语境和对象,避免误解。
结语:了解并正确使用“耳提面命”,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,也能更好地传达尊重与关怀的情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