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狗尾续貂是什么动物】“狗尾续貂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被用来形容在作品或事物的结尾部分质量下降,与前面的内容不相称。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并不清楚,甚至误以为它是指某种动物。那么,“狗尾续貂”到底是什么动物呢?其实,它并不是指一种真实的动物,而是源于古代的一个典故。
一、成语来源
“狗尾续貂”最早出自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。当时,西晋时期,权臣赵王司马伦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大量封赏亲信,甚至连地位低下的奴仆也被封为侯爵。这些新封的官员身穿华丽的官服,但由于官服上的貂尾装饰(貂尾是高级官员的标志)不够,就用狗尾巴代替。于是人们便用“狗尾续貂”来形容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。
二、成语含义
- 字面意思:用狗尾巴来替换貂尾巴。
- 比喻意义:指在作品、文章或事物的结尾部分,因质量不高或内容空洞,显得不协调,与前面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。
三、常见误解
很多人误以为“狗尾续貂”是一种动物,但实际上它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动物,而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。它的核心在于“续貂”,也就是用不合适的物品来替代原本应有的东西。
四、总结对比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狗尾续貂 |
| 来源 | 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 |
| 字面意思 | 用狗尾巴代替貂尾巴 |
| 比喻意义 | 指作品或事物结尾质量差,与前文不协调 |
| 是否指动物 | 不是,是一个比喻性成语 |
| 常见误解 | 误认为是动物名称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文学、艺术、写作等领域,批评结尾不佳 |
五、结语
“狗尾续貂”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个动物的名字,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,用来批评作品或事物中前后不一致的问题。了解其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评价作品时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的使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