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石可镂的镂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金石可镂”出自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只要坚持不懈地雕刻,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被雕琢。其中,“镂”字是关键,其含义为“雕刻、镂空”。
在古代,“镂”常用于描述对坚硬材料如金、石等进行细致加工的过程,象征着毅力与坚持。因此,“金石可镂”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,更是对持之以恒精神的肯定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举例 | 词性 |
| 镀 | 雕刻、镂空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 | 动词 |
| 金石 | 金属和石头,比喻坚硬的事物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“金石可镂” | 名词 |
| 可 | 能够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“金石可镂” | 副词 |
| 镂 | 雕刻、镂空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“金石可镂” | 动词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镂”在古代不仅用于雕刻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,表示对事物的精细处理或深入探讨。如“镂心雕龙”即形容文章辞藻华丽、构思精巧。因此,“镂”不仅是动作,更是一种态度——对目标的专注与执着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金石可镂”常被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,只要有毅力,再难的事情也能完成。
四、结语
“金石可镂”的核心在于“镂”字,它体现了古人对工艺的尊重和对精神力量的推崇。通过了解“镂”的含义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,也能从中汲取坚持与奋斗的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