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绝句里的迟日是什么意思】在古诗中,“迟日”是一个常见但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。尤其在杜甫、杜牧等唐代诗人的作品中,常常出现“迟日江山丽”这样的句子,其中“迟日”究竟指什么?是“迟到的太阳”还是有其他含义?
本文将从字义、诗词背景和实际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“迟日”的不同解释与出处。
一、
“迟日”一词在古汉语中有多种解释,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1. 阳光温暖、时间较晚的日光
在古代诗词中,“迟日”常用来形容春日阳光和煦、时间渐晚的状态。这种用法多见于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中,如“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”。
2. 指春日或早春时节
“迟日”有时也用来代指春天,尤其是早春时节,表示天气逐渐变暖、万物复苏的状态。
3. 引申为“缓慢的日子”或“悠长的时光”
在一些抒情诗中,“迟日”可能带有情感色彩,表达一种悠闲、宁静或略带惆怅的情绪。
4. 个别情况下可能指“迟到的太阳”
虽然这种解释较为少见,但在某些语境下,也可以理解为太阳迟迟不升,象征着时间的缓慢或情绪的低落。
二、表格总结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/例子 | 说明 |
| 迟日 | 阳光温暖、时间较晚的日光 | 杜甫《绝句》:“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” | 描写春日景象,强调阳光和煦、景色宜人 |
| 迟日 | 春日或早春时节 | 杜牧《清明》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(虽非直接使用“迟日”,但类似意境) | 表示季节变化、气温回升 |
| 迟日 | 悠长的时光或缓慢的日子 |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”(间接体现) | 带有情感色彩,表达时间流逝之感 |
| 迟日 | 迟到的太阳 | 个别诗句中可能有此解释 | 较少使用,多为字面理解 |
三、结语
“迟日”在古诗中并非固定不变的词义,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它更倾向于描绘春日的温暖与宁静,而不是字面上的“迟到的太阳”。了解“迟日”的多重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中的意境与情感。
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对比,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“迟日”这一词汇的丰富内涵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