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砍头息可以不还吗】“砍头息”是民间借贷中常见的一种术语,指的是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少于合同约定的借款总额,多出的部分被提前扣除作为利息。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存在争议,也常引发纠纷。
本文将从定义、合法性、还款义务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。
一、砍头息是什么?
砍头息是指贷款人在发放贷款时,先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利息,借款人实际收到的金额低于合同约定的借款总额。例如:借款10万元,约定月利率为2%,则第一期利息为2000元,借款人实际只拿到98000元。
二、砍头息是否合法?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六百七十条的规定:
> “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。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,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。”
因此,砍头息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。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砍头息,可以主张该部分利息无效,要求对方退还。
三、砍头息可以不还吗?
答案是:可以不还,但需满足一定条件。
1. 若已支付砍头息
- 借款人可以主张该部分利息无效;
- 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确认砍头息无效;
- 法院通常会支持借款人的主张,要求按实际借款金额计算利息。
2. 若尚未支付砍头息
- 借款人可以拒绝支付,因为这是违法的;
- 可以直接按实际借款金额履行还款义务。
四、总结与建议
| 项目 | 内容 |
| 砍头息定义 | 借款人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合同约定的借款总额,差额部分被提前扣除作为利息 |
| 是否合法 | 不合法,违反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 |
| 已支付砍头息 | 可主张无效,要求返还 |
| 未支付砍头息 | 可拒绝支付,按实际借款金额还款 |
| 法律依据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六百七十条 |
| 建议 | 借款前明确合同条款,保留证据,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|
五、结语
砍头息虽然在现实中较为常见,但从法律角度讲是不被认可的。借款人应提高警惕,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遭受损失。如遇此类情况,应及时维权,保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