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列举一些超级复杂的汉字】在汉字中,有些字结构繁复、笔画众多,不仅书写困难,连读音和含义也让人感到困惑。这些“超级复杂”的汉字往往出现在古籍、书法作品或专业领域中,普通人很少接触到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复杂汉字,并对其结构、笔画数及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。
一、
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字。这些字通常由多个部首组合而成,笔画数量多,甚至达到几十笔。虽然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,但它们在历史研究、书法艺术以及某些专业术语中仍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部分常见的超级复杂汉字及其特点:
1. 龘(dá):由三个“龙”字组成,象征龙腾飞的样子,多用于文学描写。
2. 靐(bìng):由三个“雷”字构成,表示雷声阵阵,常见于古文。
3. 犇(bēn):三个“牛”字叠成,意为奔跑,常用于形容快速移动。
4. 麤(cū):由三个“鹿”字组成,本义为粗糙,后简化为“粗”。
5. 壵(zhuàng):由三个“土”字构成,意为大土堆,现已被简化为“壮”。
6. 焱(yàn):三个“火”字组成,表示火焰旺盛,多用于文学描写。
7. 畟(cè):由三个“田”字构成,古代指田地的边界,现较少使用。
8. 掶(chā):由三个“手”字组成,意为用力拉扯,属于生僻字。
9. 犇(bēn):与“犇”同字,意为奔跑,多见于古文。
10. 癬(xiǎn):由三个“疒”字组成,表示皮肤病,现简化为“癣”。
这些字虽然复杂,但在特定语境下仍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语言功能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汉字 | 笔画数 | 结构 | 含义说明 | 现代用法 |
| 龘 | 25 | 三“龙” | 龙腾飞的样子 | 文学描写 |
| 靐 | 25 | 三“雷” | 雷声阵阵 | 古文使用 |
| 犇 | 10 | 三“牛” | 奔跑 | 少量使用 |
| 麤 | 19 | 三“鹿” | 粗糙 | 已简化为“粗” |
| 壵 | 19 | 三“土” | 大土堆 | 已简化为“壮” |
| 焱 | 12 | 三“火” | 火焰旺盛 | 文学描写 |
| 畟 | 19 | 三“田” | 田地边界 | 古代使用 |
| 掶 | 15 | 三“手” | 拉扯 | 生僻字 |
| 犇 | 10 | 三“牛” | 奔跑 | 少量使用 |
| 癬 | 19 | 三“疒” | 皮肤病 | 已简化为“癣” |
以上汉字虽复杂,但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尽管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了解这些字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