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骥伏枥的基础意思老骥伏枥的基础意思是什么】“老骥伏枥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源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中曹操的《龟虽寿》一诗。这句话原本是曹操表达自己虽年老但依然有壮志未酬、不甘退隐的豪情。如今,“老骥伏枥”常用来形容年纪虽大,但仍怀有远大志向和奋斗精神的人。
一、基础意思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来源 | 出自曹操《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” |
| 字面意思 | 老马伏在槽头,仍想着驰骋千里。 |
| 引申含义 | 年纪虽大,仍有雄心壮志,不因年老而放弃追求。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形容人虽年迈,但仍有抱负、不服输的精神。 |
| 情感色彩 | 积极向上,充满斗志与希望。 |
二、详细解析
“老骥伏枥”中的“老骥”指的是年老的千里马,它虽然已经不再年轻,但它仍然保持着对远方的向往。“伏枥”则是指伏在马槽边,看似安于现状,实则内心依旧渴望奔跑。这句诗通过老马的形象,表达了曹操即使年事已高,也依然心怀天下、志在四方的决心。
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“老当益壮”的推崇。在现代社会中,它被广泛用来鼓励人们无论年龄多大,都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,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文学作品中:
“他虽已年过花甲,却仍‘老骥伏枥’,坚持在学术道路上探索。”
2. 日常生活中:
“这位退休教师每天坚持学习新知识,真是‘老骥伏枥’的典范。”
3. 励志演讲中:
“不要因为年龄而放弃梦想,要像‘老骥伏枥’一样,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。”
四、总结
“老骥伏枥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年龄,而在于是否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。无论身处何境,只要心中有梦,就永远不会老去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诗句,可继续查阅《古诗十九首》或《三国志》等经典文献。


